释义 |
jiécháng-bǔduǎn 截长补短 截:截断,割断。把长的割下来接补短的。比喻取有余以补不足,或用长处来弥补短处。 ❍ 宋·度正《条奏便民五事》:“旧城湮废之余,截长补短,可得十之五。” ❍ 明·陈仁锡《纪城南关旅顺》:“回视旅顺口,俨然葫芦底也,口狭底宽,截长补短,计将百里许。” ❍ 清·乔光烈《延鄜赈米各半分运议》:“道里本有参差,截长补短,庶免此盈彼绌,致有偏枯。” ❍ 朱光潜《谈美书简》六:“否定共同美感,就势必要破坏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(包括文艺在内)的两大基本政策:一是对传统的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,一是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的交流借鉴、截长补短。” ▲也作“绝长补短”。 ❍ 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 ❍ 宋·朱熹《奏救荒事宜状》:“山阴、会稽两县口数以约六县之数,则山阴、会稽丁口半于诸暨、嵊县,而比新昌、萧山相去不远,绝长补短,两县当六县四分之一。” ▲也作“裁长补短”。 ❍ 南朝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下:“安道诗虽嫩弱,有清上之句,裁长补短,袁彦伯之亚乎?” ❍ 宋·计有功《唐诗纪事·刘长卿》:“裁长补短,盖王徽之类欤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