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不蔓不枝 |
释义 | bùmàn-bùzhī 不蔓不枝 蔓:用作动词,生蔓。枝:用作动词,分枝。不生蔓也不长枝。 ❍ 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:“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。” ❍ 元·沈梦麟《金鸡竿赋》:“是竿也,不蔓不枝,匪撑匪拄,干云霄于上清,俯埃壒于下土。” ◆ 后多用来形容语言或文章简洁明快,不芜杂。 ❍ 鲁迅《二心集·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》:“不过是‘照这样’——做下去,年深月久之后,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,只在篇末批些‘有书有笔,不蔓不枝’之类,到这时候,即可以算作‘通’。” ▲也作“不枝不蔓”。 ❍ 元·吴澄《远清堂记》:“夫莲有君子之德,中通外直,本也,不枝不蔓,不妖不染,余也。” ❍ 清·方濬颐《读黄石子》:“素书简括,如颂如箴,三略排奡,不枝不蔓。即以文字论,亦足上抗周秦,俯视西汉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