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释义 | 
		
    
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祝穆《铁杵成针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 
 
 
  《铁杵成针》原文 
 
	《铁杵成针》 
	 
	祝穆 
	  
  磨针溪,在象耳山下。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,未成,弃去。过是溪,逢老媪方磨铁杵。问之,曰:“欲作针。”太白感其意,还卒业。 
 
  《铁杵成针》译文 
 
  磨针溪是在象耳山脚下。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,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,就放弃学习离开了。他路过一条小溪,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,于是问她在干什么,老妇人说:“我想把它磨成针。”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,就回去完成学业。 
 
  《铁杵成针》的注释 
 
	  世传:世世代代相传。 
	  
	  成:完成。 
	  
	  去:离开。 
	  
	  逢:碰上。 
	  
	  媪:妇女的统称。 
	  
	  方:正在。 
	  
	  铁杵;铁棍,铁棒,杵,压米或捶衣用的棒,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。 
	  
	  欲:想要。 
	  
	  感:被......感动。 
	  
	  还:回去。 
	  
	  之:代词,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。 
	  
	  卒业:完成学业。 
 
  作者简介 
 
  祝穆(?~1255年),少名丙,字伯和,又字和甫,晚年自号“樟隐老人”。祖籍婺源(今属江西),曾祖祝确为朱熹的外祖父,父康国是朱熹表弟,跟随熹母祝氏居崇安。 
 
 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: 
 
  1、“纳兰性德《蝶恋花·眼底风光留不住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2、“柳永《甘草子·秋暮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3、“朱淑真《菩萨蛮·山亭水榭秋方半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4、“李清照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5、“王昌龄《闺怨》”的原文翻译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