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rìxuēyuèjuān 日削月朘 削、朘:削减,缩减。日日削减,月月缩小。形容长期减损,越来越少。 ❍ 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是故众其奴婢,多其牛羊,广其田宅,博其产业,畜其积委,务此而亡已,以迫蹴民,民日削月朘,浸以大穷。” ❍ 唐·白居易《齿落辞》:“今君之老矣,血衰齿寒。辅车龂腭,日削月朘。” ❍ 明·史鉴《坍荒田粮宜与开豁》:“江南诸州北枕大江,东濒沧海,而太湖一水潴其中。近水之田,风涛吞噬,日削月朘,什亡四五。” ▲也作“日朘月削”。 ❍ 《新唐书·萧至忠传》:“若公器而私用之,则公义不行而劳人解体,私谒开而正言塞,日朘月削,卒见凋弊。” ❍ 《宋史·邓若水传》:“是故强臣挟恩以陵上,小人怙强以无上,久则内外相为一体,为上者喑默以听其所为,日朘月削,殆有人臣之所不忍言者。” |